观点:是阶梯,还是枷锁?聚焦学院视域下的文学书写

时间 : 2023-03-09 02:02:31 来源 : 中国新闻网


(资料图片)

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(记者 高凯)“学院视域下的文学书写——项静、朱婧、张怡微作品研讨会”日前举行,研讨会以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、作家项静,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、作家朱婧,复旦大学副教授、作家张怡微作为研讨对象,邀请多位学界专家,结合三位作者的作品,共同探讨高校视域下的写作为当下文学发展提供的新元素。
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张莉,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,中国社科院研究员、《民族文学研究》副主编刘大先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杨庆祥,《十月》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,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、理论处处长岳雯,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、教授马兵,中山大学教授郭冰茹,《青年文学》主编张菁,《扬子江文学评论》副主编何同彬,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刘丛,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王昌改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。研讨会由中国作家网总编辑陈涛主持。

三位作者都是从记忆和经验出发,在记忆和经验的前提上“再加工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院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郭冰茹谈到,比如作者对文学理论的了解程度、对写作技法的推进等,都与学院脱离不开关系。并且,三位作者在学院里待了足够长的时间,受此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文学的评价标准,在自己心目中一定有理想的文学,并在写作上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。

刘大先指出,三位作者的学院背景主要体现在知识素养和文学技巧的修养上,这表现在写作当中往往是反讽、自讽、自嘲式的剖析,这是一种自我指涉性的写作。他认为,在这种写作当中,实际上体现的是写作者自己,作者并没有说要反映某一社会,窥测出社会的某种变化,而是自我的表达,折射的其实是自我内心丰富的情感。

杨庆祥提出,像项静、张怡微和朱婧这种在学院中有生活、有课教、有学生的大学老师,或许能发展出某种专属的结构,这个结构是可以与现实之间保持距离或者形成对话的。他认为,在此基础上,学院写作这个概念是成立的。杨庆祥指出,这个理念有几个要素,比如自立,是学院的内在要求;又如克制,作者不会特别偏执的去写,不走向极端的审美;还有文脉,在她们的作品中是能够感觉得到的;另外一个非常重要是“修远”,学院不会被一时一地的政策、形势完全裹挟,这是学院的特点。

在各自作品中,项静写的是傅村,朱婧写的是金陵南京,张怡微写的是上海。马兵发现,小说恰恰提供了三种地方性或三种空间性,“我们会发现(傅村)这个小说的叙事者主要表达的不是一种意志性,而是意图回到“场”里面去找到某种乡情的安慰。”即便不是乡土题材,项静小说的重心也不是放在已经离别故土的游子,而是牵挂的游子,还是按传统伦理去生活的一个人。

岳雯的探讨集中在项静、朱婧、张怡微的小说到底在写什么。读完三个人的小说后,岳雯觉得她们的创作是和人生建立关系的,她们要在小说中找寻人生的意义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三位作家可能看到的人生有相同的地方,但是也会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。岳雯指出,项静看上去好像是写农村题材,但是已经和大众熟悉的乡村写作不太一样了,她觉得项静写的不是乡村现实,是作者想象中、体验过的乡村,她是在借傅村表达她的人生态度。而张怡微的状态更像是创伤抒发时喊出心中不平之音。

项静、朱婧、张怡微同为“80后”女性作者,同时代写作者在身份代际与文学经验上常有共鸣。“以专业研究者视角看,我们存在同时代写作者与批评者的关系共建”,朱婧说。学院派教育给予她们足够的文学能量与成长空间,项静在写文学评论过程中开始小说创作,“看当代文学作品时,反而让我产生了想继续写一点东西的愿望,学院派给你带来一种眼光,能够发现在创作中的一些缝隙,跟传统文学又不太一样。”另一方面,学院写作某种程度也存在亟待跨越的壁垒,张怡微是高校教师,教师身份有时会让她在文学创作时陷入困境,“这是一个老问题,有外部环境的局限,也有自我意识的束缚,是需要在未来突破的长期问题。”

2022年,中国作家网开设“有态度”栏目,其中一期话题聚焦学院视野下的文学书写,聚焦当下高校中的文学创作力量。会议最后,陈涛总结道,新时代文学需要一批批感应时代精神,体现时代高度的文学人才。中国作家网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调资源,搭建平台,尽可能地发现扶持培养文学新人。(完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热门文章